月夜莲池

莲池清且涟漪,月光如水,浣尽一方沉静的天地;无声的夜,清丽的月,睡莲悄然绽放,沐浴在月的清辉和水的温柔中,远处传来缥缈的弦乐的声音…

我眼中的睡莲与佛教中的那朵红莲并无联系,留在我心底的唯有那哀伤的意象,沉静淡漠,却英气逼人。一直以来自己都是痴迷这个形象的,也希望自己能够以这样的形象示人。“出淤泥而不染;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大概荷与莲是有区别的吧,古人似乎更爱荷花,哪怕是残荷败叶;但我中意睡莲完美的轮廓和绽放于月夜或清晨的清丽感,就像池水给人的清冽触觉一般,绝无俗艳的意味,而是一种无言的骄傲。

每次想起月光下的睡莲时传来的那“缥缈的弦乐”毫无疑问是来自贾鹏芳的二胡,“睡莲”,以及“静月”。在两支曲子,足以唤起每个人心底那“一缕不死的忧伤”,如果正好沉浸在回忆中的话,听得泪流满面也绝不奇怪。

 

第一次听“睡莲”时甚至还不知道曲子的名字,是在一个flash里听到的,背景音乐。讲的是此生已然失去的爱情,用了很凄美的图片和很有煽动力的文字:孟婆汤、奈何桥、前世、今生、来世;彼岸花、爱人的脸、眼泪、心的破碎,还有就是这曲每个音符都让人心尖发颤的旋律…那时候,自己处于失去爱人的极度脆弱之中,文字也好,图片也好,似乎还不至于将满是裂纹的心击碎,真正致命的心悸来自这段旋律,二胡的音色本已哀婉,何况又是那样哀伤的旋律,一个照面,我惟有伏案痛哭一途。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支曲子描述的对象并非那血艳的曼殊沙华,而是无瑕的睡莲。之所以如此令人动容,大概与听时的心境关系很大,而且旋律很惊艳,有如一剂毒药,直指人心。

 

相比而言,“静月”更有韵味、演奏者有更丰富的内涵希望表达出来。《诗经》有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支曲子对我来讲就是一份如琼玉一般珍贵的礼物。

要我如何描述在静夜聆听此曲的感受?文字的苍白令人无比沮丧。我想,曲中想要表达的是乡愁吧…或者,并不仅仅是对故乡那方山水的不舍和思念,更多是对那些故人的眷念,以及对昔年美好的怀念。明月夜,四下无声,凝望静月,脑海中那些容颜,已然无声黑白。在异乡的月夜,悠远的二胡曲,飞越万水千山,直达彼方的故乡;同一轮月下,寄托的必定是同样的思念。

月光如水,尽浣三千群山,只是,乡关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