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Aviv, Isreal (特拉维夫-雅法,特拉维夫区,以色列)
特拉维夫的全称是“Tel Aviv-Yafo/Tel Aviv-Jaffa”,直观地表明了这座城市的两个源起。但事实上,雅法(Jaffa)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圣经》成书的年代已经广为人知,是耶拿(Jonah)出海的港口城市,这一情节也是美国作家梅尔维尔写名著《白鲸》(Moby Dick)时的创作灵感来源,主人公以实玛利即是以耶拿为原型。
20世纪初的巴勒斯坦仍在日暮西山的奥斯曼土耳其治下,但大规模的犹太移民“返乡/复国”的浪潮也掀起了多轮,这些主要来自欧洲和北非的犹太移民大多是在雅法登岸,随即在这座传统上以阿拉伯人口为主的城市北郊沙丘绵延的地中海沿岸开始兴建“第一座希伯来城镇”(The first Hebrew city)。
Tel Aviv之名也源于《圣经》,Aviv有“春天,复兴”之意,Tel则是指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人工堆土,因此这个名字象征着犹太复国主义的最高理想,在以色列人的故土重建文明。
这些主要来自欧洲城市的犹太移民不喜雅法破败、脏乱的环境,以欧洲近现代城市为模板开始建设他们心目中的模范城市,几乎在所有领域均开风气之先,不仅户户上下水齐备,也是以色列最早通电的城市。
这一时期,特拉维夫与雅法之间仍然泾渭分明,这也埋下了冲突的种子。在以色列宣布建国之前的内战中,这两座毗邻的城市成为了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争斗的前线和缩影,经过数月围城后,在1948年5月以特拉维夫征服雅法告终,当地的阿拉伯人大规模逃亡。随即,宣布建国的以色列以特拉维夫为首都,直至1950年争议性地定都耶路撒冷,但由于巨大的国际争议,多数国家仍将使馆设在了特拉维夫。
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本是雅法郊区的特拉维夫不断扩展,终于与原本的雅法区域合而为一,二者不再存在明确的界限。虽然官方名称还保留了雅法,但在大多数场景里这座城市只被称作特拉维夫,而雅法则成为了这座以色列象征的城市的历史部分。
随后的几十年里,特拉维夫成为了一座极其“居不易”的城市,高企的置业成本、全球数一数二的物价水平、工商业缓慢萧条,导致了严重的贫富分化以及中产阶级逃离,也阻碍了年轻人留下的希望。
这一颓势在90年代初得到了根本逆转,因为苏联解体,大批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犹太人移居以色列。这些新移民有很大部分在苏联时期从事科研、技术领域的工作,他们的到来使得以色列一下子拥有了非常优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力资源,在很短时间内,特拉维夫的产业就完成了向高科技领域的转型升级,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科研中心,风头直追硅谷,也决定性地夯实了以色列的综合国力。
今天的特拉维夫是以色列最为现代化的城市,代表了这个历史既悠久却又很年轻的国家世俗以及功利的一面。然而,历史的前路仍旧漫长,再坚固的高墙也有坍塌之虞。总之,还是难以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