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闷不乐的基督徒

年前在自家的书柜里读到了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那是老爸职业军人生涯留下的藏书,已经是相当残破的两卷书了,但我开始读之后就很难放下,因为这是一部杰作。

这部书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后来才知道它和后续的《战争与回忆》一起获得了普利策奖,在全面描写二战的书籍中它的可读性是最强的(当时也自不量力地啃过老爸的另一套藏书:《二战史》,对于并非军事研究者而仅仅是怀着英雄梦想的少年来讲,这部俄国专著相当无趣;因此,以小说人物的视角再现那个年代的书是最好不过的了)。

就是不久之前,在生态广场的那家“少有好书”的书店偶然看到了《战争与回忆》,我知道我要发狂了,以前养成的“进书店必定要买书”的癖好重现,虽然很贵,但挣扎了一阵我还是把两卷本买了下来。结合着网上的电子书看珍珠港事件之前的《战争风云》,开始了新一轮的阅读,公车上、地铁上(有座位时)、在外面吃饭等着上菜之前、吹着空调喝咖啡时(虽然这样的机会寥寥…),我还怀念在家里躺在床上看、在阳台上看、窝在沙发里看,还有去学校图书馆坐在落地窗前看(那里的空调全深圳最劲!),不管怎么说,能够有自己喜欢的书看好幸福^_^

 

但当自己的情绪陷入那个苦难的时代时会很难受,梦想中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或者攻城略地的征服历程都是浮于表面的华丽,仅仅是军事地图上向前突进的红色箭头或者一串串的歼灭数字,那只是战争最浅薄的方面。

稍稍思考一下可能会提出以下的问题:这场战争(闪击波兰)的目的何在?英法苏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德国民众对于战争持怎样的态度?类似的比较深入的问题可以提出很多,中学历史书可能给出了一部分答案,相信这些问题只要用心去寻找一些资料都能解答。这比较接近战争的实质了,但还不是。

让我们来看一个美国青年战争期间在华沙的故事:拜伦·亨利,父亲是美国驻柏林的海军武官,战争爆发前陪同犹太女孩娜塔丽·杰斯特罗前往波兰探望亲戚。他迷上了这个犹太姑娘,但她有一个地地道道的男朋友,而且他当时还是美国驻波兰使馆的外交官,拜伦陷于苦恋而闷闷不乐。一天在华沙的犹太聚居区,他们和一群犹太人相遇,他见到一个身穿紫色连衣裙的犹太小姑娘,长得极其漂亮,大概有十岁左右,拜伦感觉自己被雷电击中了,把手边的一支派克笔送给了害羞的小姑娘。过了一会儿,小女孩全家来感谢拜伦,母亲取下了自己佩戴的一枚宝石胸针送给了同行的娜塔丽,这些波兰犹太人见到娜塔丽这位美国“亲戚”非常快乐,用母语愉快地交谈着,而可怜的拜伦只有闷闷不乐地看着那个小姑娘,赌气似的说:我想留在华沙等她长大…

一夜之间,德国人来了,几乎同时苏联人也趁火打劫从背后出兵,这些美国人被困在了华沙。每一天都是无休止的炮击和轰炸,这座美丽的城市几乎变为废墟。拜伦在华沙努力为美国侨民提供干净的饮用水,并见证了波兰人民的英勇抵抗。最后,所有中立国侨民安全离开了波兰,在拜伦到达柏林在后不久,华沙沦陷。听到这个消息,6岁以来从来没哭过的小伙子哭得很伤心,甚至想放弃自己的国籍加入英国军队同德国作战,当每次想到那位紫色的小天使时,他绝望不已…

说实话,我也绝望不已,这才是战争的本质所在。乱世,或者大时代,你所珍惜的美好事物会被战争的残酷毁灭得粉碎,在厄运面前,必须要表现得像一个英雄,就像战争中“奋战”的人们一样,不仅仅是那些worriors,还有那些努力活下去人们。

为所有那些死难者默哀。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