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人——以拒绝的名义(加泰罗尼亚大区4)

先看一些球队的资料:西班牙人(Espanyol),所在地是巴塞罗那,主场是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足球场,球衣为蓝白剑条衫,目前队内的头号球星是下图中控球的德拉佩纳(Iván De la Pena),历史最佳战绩是三度获得西班牙甲级联赛的季军,2006年获得欧洲联盟杯亚军。

epa00796463 F.C. Barcelona Brazilian Thiago Motta (R) fights for the ball with RCD Espanyol’s Iván de la Pena (L) during their Spanish Supercup first leg soccer match at the Montjuic Olympic stadium in Barcelona on Thursday 17 August 2006. EPA/Guido Manuilo

西班牙人队从成立那一天就是以“拒绝者”的姿态存在的。因为建立巴萨俱乐部的是瑞士商人甘伯(Joan Gamper),但球队成立之后迅速成为城市的象征,日后逐渐成为整个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象征,但俱乐部管理者的外国人身份却引起了一些当地人的不满和嫉妒。正是在这种情绪下,西班牙人队成立了,但即使它打着本土化的旗号但支持者依然大大少于巴萨,球队实力也相对弱小。多年来西班牙人俱乐部在资金、人才都非常匮乏的情况下顽强地坚持着“拒绝”巴萨的理念,它的支持者逐渐发展为在巴塞罗那的非加泰罗尼亚人,这些外来者在异乡失意时选择了同样被城市冷落的西班牙人队。

虽然两支球队同处一城,但他们从来不是兄弟球队,每一次遭遇都打得火花四溅,遇上强大的巴萨,西班牙人反倒迸发了异常强劲的战斗力,双方各有胜负,而两年前的最后一轮联赛,正是西班牙人队长塔穆多最后关头的进球扳平了比分,这也直接帮助了皇马从巴萨手中夺下了那一年的联赛冠军。因此,他们甚至可以算入皇马的阵营,而球队也的确拥有西班牙国王授予的“皇家”称号。在卡斯蒂利亚与加泰罗尼亚的全面竞争中,西班牙人就像一把锲入对方阵营的匕首,也像一块难啃的骨头。但他们在孤立无援的境地里依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就竞技层面来讲西班牙人是值得钦佩的。

头号球星德拉佩纳的故事在两队的关系上极具代表性:出生在西班牙北部坎塔布连地区的德拉佩纳是巴萨青训的优质产品,几乎在同一时间他和劳尔都进入了两支豪门球队的主力阵容,他俩被认为是西班牙足球十年内的旗帜型人物。德拉佩纳天赋出众,加上光头造型,被球迷们送与了“小佛爷”的美誉。但年少成名的他渐渐变得恃才傲物,开始不服管束,纵使他才华横溢也不可避免被巴萨出售。以天价投奔意甲拉齐奥的德拉佩纳在意大利遭遇水土不服,往昔的“佛力”无从发挥,在意大利的经历只能用噩梦来形容。之后又是多年漂泊,直到加盟了巴塞罗那的另一支球队西班牙人队才逐渐重新在球场上找到了迷失的自己,但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却与同期的劳尔相比堪称天差地别了。现在的巴萨球迷谈到德拉佩纳时感情依然复杂,一方面他是从自家青训营走出的球员,一方面却加盟了这座城市的另类球队,在球场上与老东家兵戎相见,不得不说是造化弄人。

其实巴塞罗那人对待西班牙人队也何尝不是这样呢?球队里那么多本地球员,却在球场上为了首都球队的利益搏命,到底该爱还是该很,巴塞罗那人自己也说不清。不过俱乐部倒是近年来做出了一些转变,队名改成了加泰罗尼亚语写法,希望以这种方式争取更多支持,但加泰罗尼亚人始终无法认同这支球队,它继续是作为一个另类生存在这座骄傲的城市中,依旧高举着“拒绝者”的旗帜坚持着。

生于斯,却永远活在“异乡”,这算不算一种悲剧呢?

樱の阳光周末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躺在床上侧转反侧,“旧的影子、旧的声音,但新的痛悲;来追逼我、来冲击我,无法退或避…”历尽坎坷,但无奈到了无从下手的地步,再翻几圈勉强睡去。

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在朝阳升起之前起床,穿过桥上的晨雾时阳光刺穿了厚重的云层,洒下万点金光,看来会是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周末。我在这光芒中闭上眼睛,突然想起了《樱花大战》,想起了游戏中最惬意的一集“和平的日子就去约会吧!”,也想起了容颜如花的樱。在这样一个和平闲适的日子,站在帝剧的阳台上望着银座街头来来往往的行人和有轨电车,那是一个怎样美好的画面?

我一直相信她会在上野漫天的落樱中等待,对于我来说,那是存在于传说中的一瞬。多少梦想、多少期待、多少愿望都在那里凝聚,也许会有一天,在已经空关多年的秘密花园里,在月亮沉入紫色的云烟的时候,在诸神的天籁响起的时候,樱会在海边的秘密花园跳舞,那一刻星光闪耀在腾空飞起的白鸟的羽翼上…

 

今天我看到彼岸花了,活生生的彼岸花…

佛曰: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

我佛慈悲,竟赐予我得见这传说中的曼殊沙华,开在黄泉边的血红花朵。这或许是一个预言,在一个阳光和煦、山风拂衣的周末,我想到了樱,也看到了彼岸花,这应该是某个神的暗示,我认命了…

诺坎普——令人目眩的延续(加泰罗尼亚大区3)

巴萨,一个延续百年的神话…

俱乐部百年华诞之日一面巨大的队旗覆盖了整个诺坎普球场,那一夜星光璀璨。这里是足球的圣殿,数以万计的朝圣者在巴萨队歌中起立向这个伟大的巨人致敬,沐浴在灿烂的荣光中每一个巴萨球迷一定会感受到无以名状的幸福,因为,这是一个梦想的舞台。回溯巴萨历史,那些颠倒众生的巨星用自己的天才在诺坎普恢弘的背景下热烈地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巴萨的魅力就在这里,这些令人目眩的天才,将巴萨华美的风格演绎到极致,仅仅道出那些天才的名字就已经让我热血沸腾了。

内战前的巴萨一直是西班牙的最强者之一,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骄傲,但佛朗哥独裁时期却是不折不扣的严冬,当时远在墨西哥进行友谊比赛的球队幸运地躲过了佛朗哥的屠刀,但巴萨主席索诺尔(Josep Sunyo)却被法西斯当局杀害,这一恐怖事件导致许多巴萨球员流亡国外,俱乐部也被佛朗哥的傀儡控制,会员人数被限定在数千人,俱乐部几乎到了被扼杀的边缘。巴萨的遭遇也是整个加泰罗尼亚的悲剧,但正是这样一段苦难的历史让巴萨之后的辉煌更令人赞叹和感动,巴萨的精神永不会垮。

引领巴萨重塑辉煌的是匈牙利巨星库巴拉(Ladislao Kubala),他是二战后那支天下无敌的匈牙利队的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人是金球奖得主普斯卡什和在温布利大球场击溃英格兰的科奇什),在50年代,他是世界足坛最顶级的球星,而他拒绝了有佛朗哥背景的皇马加盟了备受压制的巴萨,这极大地振奋了整个地区的士气,加泰罗尼亚人疯狂涌入球场想要目睹球队的重新崛起,因此巴萨兴建了现在的主场诺坎普,在这座伟大的球场里库巴拉带领巴萨重新夺回了联赛和杯赛的冠军,更是多次击败了死敌皇马。直到今天,库巴拉仍然被加泰罗尼亚人视为民族英雄,在“白色恐怖”的时代是他让巴萨重新找回了尊严。

库巴拉之后照亮诺坎普天空的是荷兰飞人克鲁伊夫(Johannes Hendrikus Cruyff),直到今天他仍然是巴萨的教父,作为球员和教练克鲁伊夫先后将巴萨带上了荣耀的巅峰。克鲁伊夫毫无疑问是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他飘逸的球风是那个“全能荷兰”时代的代表,1973年他离开阿贾克斯加盟了巴萨。在那之前的13年,巴萨遭遇了竞技上的极低潮,一直与联赛冠军绝缘,克鲁伊夫的到来终结了这一切,让巴萨人强烈的自尊心得以重建,尤其是在与皇马的“世纪之战”中荷兰人率领球队5:0横扫对手。退役之后克鲁伊夫接过了巴萨的教鞭,几年时间打造了足球史上神奇的“梦之队”,终于登上了欧洲足球之巅,获得了欧洲冠军杯的冠军。克鲁伊夫对于巴萨的影响是空前绝后的,荷兰元素从此成为巴萨传统的一部分,而克鲁伊夫本人则娶了一位加泰罗尼亚妻子,加泰罗尼亚语成为他的第二语言,克鲁伊夫虽然已经远离巴萨教练席多年,但他的足球理念依旧无形中影响着俱乐部,因为他是、而且会一直是巴萨的教父。

克鲁伊夫之后的诺坎普星空依旧璀璨得令人难以置信,我最喜欢的两名球员甚至都排不进我列出的这份巨星表单,但独狼罗马里奥和里克尔梅不会觉得委屈,因为连球王马拉多纳也没排进来呢。其他令人遗憾的落选者还包括莱因克尔、斯托伊奇科夫、瓜迪奥拉、劳德鲁普、罗纳尔多、罗纳尔迪尼奥(又一个时代落幕了…),90年代之后的巴萨的星光甚至胜过梵高笔下的星空,但他们都不是库巴拉和克鲁伊夫那样的恒星,连“梦2队”的核心罗纳尔迪尼奥也无法跻身恒星之列。最后一个名字不能叫做意外,但也许目前看来还不够耀眼,不错,是梅西。

与我同龄的梅西已经证明了自己成为世界第一的实力,我相信,在接下来的至少十年之内会是梅西的时代,这位身负火焰与冰雪双翼的天使必定会继承诺坎普上空那令人目眩的星光。而这颗巨星是地地道道的加泰罗尼亚制造,紧邻诺坎普球场的拉玛西亚基地见证了梅西的横空出世。(我已经傻傻想了很多年了,如果我也是从小在拉玛西亚踢球,和梅西哥一起成长,会不会有朝一日登上诺坎普的舞台呢?不过这辈子没指望了,我不依…)

正是诺坎普上空令人目不暇接的耀眼星辰让巴萨总是那样华美,总是那样活力四射,总能拥有全世界最好看的足球,我为我是巴萨球迷而自豪,想想看,追随巴萨直到老去该是怎样的幸福啊。

万福巴萨!请大家再记住一句宣言:但蓝天总在白云之上。巴萨的红蓝战袍必定会在皇马的白衣之上飘扬,正如蓝天永远在白云之上…

关于生活环境

我承认我是一个不怎么爱干净的人。这样说可能不太恰当,准确地说我是一个没收拾的人,对生活环境缺乏整理,经常发现自己竟然生活在一个混乱、邋遢的环境之中,没想明白自己怎么会一直对此无动于衷。

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依然是懒散的性格,从最开始就没有对所有的东西进行合理的放置,当然一开始还是多多少少分门别类地归置了一番,但随着东西的添置或者放得不合理的物品需要使用时就开始随意摆放手边的东西,不久之后整个局面就惨不忍睹了。在家里还好,因为如果把卧室搞得太不象话会被“勒令整改”,于是收集生活垃圾、把书籍归到一叠、换下的衣服送洗衣机或者挂起来、把书桌整理出一块干净的空间出来,的确收拾了之后让心情也好了很多,长期生活在杂乱无章的环境中或许人会变得堕落,不开玩笑。

我应当生活在一个清洁、整洁、有序的环境之中,当然不是说我要开始过清教徒或者军事管制的生活,我要做的是让自己的生活环境比现在好,我需要一个舒适而健康的环境。

需要重点改善的是宿舍环境。毕竟是集体生活,不同的生活习惯无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便甚至冲突,但我会在回到学校之后在宿舍尽到我的那份义务。当然首先是把私人空间整理出来,说来惭愧,我从来都不知道究竟有哪些东西,所以经常重复地买东西;有必要的话列一个物品清单出来,充分利用那些空间合理地放置各种物品;已经没有用的东西该扔的扔、该送的送(貌似我有洁癖了…);然后是灭蚊、灭蚂蚁,这些生物看来是我的天敌。达到整洁之后开始着手准备舒适了,主要是添置一些生活用品,如果条件允许我要过“奢侈而节制”的生活。

接下来是把阳台清理出来,虽然是公用地方但还是应该弄干净。至于其他的一些角落,我力所能及吧,实在有难度只好眼不见为净了。还有,即使是宿舍生活也不能邋遢,别人怎么样不关我的事,但我会尽量在任何场合保持干净、整洁,这是我应该做到的。

以前的确做得不好,根本没有把整洁的生活环境放在心上,长期生活在那个杂乱的环境中真的难为自己了,但是那是作茧自缚,怪不得别人。我要有一个健康、整洁、干净的生活环境,我一定要有。

开始期待搬出宿舍的生活,总之无论如何我会尽量争取有更多更大的私人空间,然后努力布置得适合居住,而且我要养花。有一个舒适的看书、听音乐、喝咖啡、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吃饭、睡觉、洗澡的地方,这是一个梦想。还忍受一年多两年的时间,然后实现这个梦想。

发布日期:
分类:自画像

巴塞罗那——不羁之城(加泰罗尼亚大区2)

8月31日开始的第一轮西甲比赛实在让我失望,夏季积极“扩军备战”的巴萨竟然在客场输给了升班马努曼西亚,遭遇当头棒喝。本来想一鼓作气完成加泰罗尼亚大区的介绍的,结果因此破坏了情绪,不想下笔。

好在联赛刚开始,还有时间给巴萨磨合阵容,无论如何我还是看好巴萨的。闲话少叙,接下来进入今天的主题: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的荣耀之城。

我自认为没有能力将一座城市的气质比较完整地表述出来,于是只能选取一个侧面从我的视角来认识这座城市。城市是由建筑与人共同构成的,当然还有那些看得见与看不见的精神和文化,想要认识一座城市,可以看她的标志性建筑,也可以去了解当地名人的故事,或者参观博物馆。一般说来,建筑、名人和文化都会打下这座城市的烙印,而三者也会让城市拥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和魅力。

有人说,巴塞罗那是“高迪与达利之城”,我觉得很恰当,高迪的建筑作品、个性张狂的达利以及他们留给世界的诸多杰作,足够我们领略这座不羁之城的魅力了。

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是西班牙首屈一指的建筑天才,他的一生也是典型的“天妒英才”式的:才华横溢但木讷少言,终身未娶,生活极其简单,无比醉心于工作;在被电车撞倒死在医院时几乎无人认出他来,但这个城市所有人都热爱他,即使这位大师低调得令人难以置信;出殡那天巴塞罗那万人空巷,举城哀悼。高迪不管是在生前还是死后都享有这座城市最广泛的爱戴,但他疯癫而简朴的生活方式却让他几乎无视这些,高迪的一生游走于天才与疯子之间,他是一个幸运的天才,能够不考虑财力而全力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而那却是整个人类的梦。

先看最著名的“五指教堂”,这座与科隆教堂齐名的哥特式建筑直到今天仍未完工,但不妨碍它在世界范围内的鼎鼎大名。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不是真的…”现在我想大家应该多少能理解高迪为什么拥有那么崇高的地位了吧。在城市里竟然拔地而起一座只有在魔幻作品里才会出现的城堡,《魔戒》里的暗黑双塔也不过如此吧。这是高迪与巴塞罗那献给上帝的建筑,只有他们心中全能的神才配拥有这样的奇迹…

接下来是两座直接从梦境中走出来的公寓,米拉公寓和巴特罗公寓,它们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除了感动与惊叹,我不做其他评论了。(上面有着波浪外形的是米拉公寓,下面墙体开满“鲜花”的是巴特罗公寓)

高迪对于巴塞罗那的意义在于让这座城市永远屹立于梦想之中,去狂热地追寻梦想,即使十年不行那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总之一直不懈地坚持下去,那些唯美的梦境总会变成现实。这也许就是巴塞罗那的精神吧。

巴塞罗那的另一个象征是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加泰罗尼亚和巴塞罗那优越感的代言人。他是一个自恋、骄傲、怪诞、乖张、不羁的梦想主义者,他说:“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他蓄着奇妙的胡子,他有目空一切的眼睛,以及直接来自于梦境的灵感,他无愧于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成就绝对有资格与戈雅、米罗、毕加索并肩,他还说过:“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

这就是达利,一个从不谦虚、一个才华横溢、一个目空一切的天才,它代表了加泰罗尼亚人近乎病态的骄傲:即使我们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扬名立万,也绝对不比西班牙人差!

达利 vs. 毕加索,加泰罗尼亚 vs. 卡斯蒂利亚,遥相呼应的两次“对决”。巴塞罗那,真像一个不甘寂寞的天才少年,华丽但是任性,恃才而傲物;但这正是这座城市的魅力,确实是个性十足。

加泰罗尼亚——为了民族的尊严(加泰罗尼亚大区1)

昨晚和朋友谈到西班牙,起因是酷玩乐队(Coldplay)的新歌“viva la vida(生命无上)”歌名是西班牙语,而我正好开始做“热情的行方”专题,说到各用三个词描绘印象中的西班牙时,她用的是美女、建筑、劳尔,我的是黄沙(斗牛)、海船和巴塞罗那。

但真正的西班牙绝非表面所见那般浪漫。构成这个国家的主要地貌是高原和山脉,高耸的比利牛斯山成为西班牙与法国的天然分界线,山高林密;中部的高原地势相当崎岖,而且降水稀少,所谓的“碧血黄沙”也许不仅仅指斗牛场,还概括了这块堪称荒凉的土地上世代的血战;南部是阿拉伯人的故地安达卢斯,在最高峰穆拉森峰的注视下也是一副苍茫悲壮的模样。《房龙地理》里关于欧洲各国的篇章里已经讲得很清楚了,西班牙人在历史上注定是要拼尽全力以求得温饱的,因为他们没摊上一个好地方。

然而,这个国家却有几个富庶的意外之地,而且当地的居民甚至不认同自己西班牙人的身份,这些富庶之地是东北临地中海的加泰罗尼亚,比斯开湾畔群山之中的巴斯克,以及曾经是摩尔人(阿拉伯人)家园的安达卢西亚,了解了这些才能够看懂今天的西班牙,在我看来,西班牙是一个强势但拮据的卡斯蒂利亚人(西班牙主体民族)与倔强而富裕的少数民族恩怨情仇纠缠不清的国度,那些恩怨、那些故事、那些不同的文明,实在是扣人心弦。

西班牙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毫无疑问是加泰罗尼亚。

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加泰罗尼亚”这个词在这里不是一个地区的名字,而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的骄傲与尊严的寄托,是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严格来说,加泰罗尼亚人应该算是西班牙人的表兄弟,两个民族虽然同属拉丁语系,但加泰罗尼亚语却有着上千年的独立发展历史,它一度是西班牙东部的通用语,不仅仅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它最北覆盖了法国西南部,最南到达巴伦西亚大区,而地中海上的巴里阿里群岛至今也在使用这种语言。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关键,因此在语言的纽带维系下,加泰罗尼亚人始终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着,哪怕面对独裁者佛朗哥将军的高压,这个民族一直在进行顽强的抗争。西班牙内战中,加泰罗尼亚是抗击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亲身参与其中并写下了《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一书;在佛朗哥独裁时期,加泰罗尼亚语被取缔,加泰罗尼亚民族组织遭到残酷镇压,甚至加泰罗尼亚的骄傲巴塞罗那俱乐部也遭到佛朗哥打压、诺坎普球场被强制关闭。那是一个不公平的年代,虽然这并不是卡斯蒂利亚与加泰罗尼亚历史上唯一的斗争,但无疑却是最为严重的一次,取缔语言,意味着剥夺一个民族的身份归属,试图将一个民族同化,如果得逞那将对一个民族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是加泰罗尼亚人的抗争取得了胜利,佛朗哥死后加泰罗尼亚语重新成为了合法语言,现在已经是西班牙的官方语言之一了。

历史上加泰罗尼亚曾经是西班牙王国能够建立的重要支柱,但失去了王位继承权之后加泰罗尼亚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次要省份,卡斯蒂利亚民族与加泰罗尼亚民族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存环境使彼此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但卡斯蒂利亚却没有强势到完全同化加泰罗尼亚的地步,于是在各方面利用王室的力量对加泰罗尼亚进行打压,马德里和巴塞罗那作为对峙的双城也代表了两个民族、两种文化的对立(感觉太像重庆与成都的对立了,本是同根生啊…),中央与地方的争斗甚至到了这种地步:巴塞罗那城里有加泰罗尼亚广场,毗邻就是西班牙广场;有加泰罗尼亚大剧院就一定有皇家大剧院;有加泰罗尼亚的象征巴萨俱乐部,那么一定会有与之对立的皇家西班牙人俱乐部。

加泰罗尼亚人相比较西班牙人来说要更开放、更具备冒险精神,也更国际化。如果细心去体会的确会发现他们与主体西班牙人存在很多不同,对于他们对自己民族尊严的捍卫我只能表示钦佩。但是作为一个外人也不能对别国内政妄加评价,我只是喜欢这个民族的向心力和自豪感,以及在艰难困苦中抗争的勇气。

或许是因为川渝之间的对立情绪让我比较倾向于加泰罗尼亚吧,虽然性质上完全不一样,但也许我们重庆人更能理解加泰罗尼亚人长期以来的委屈和倔强,以及那种自豪感…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

自画像

有一种说法,说如果想折磨自己那就下一番苦功夫真正认识一下自己。我一直对此不以为然,也觉得没有必要做这些哲学意味的工作,而且自己是个怎样的人还需要系统地去认知吗?

但是,我却终于下定了决心要做一次尽量客观、全面的自我剖析。起因很简单,开始所谓的“休假”之后陷于一种强烈的自我厌恶和莫名的兴奋交织的古怪情绪当中,我意识到我一直都生活在一个悖论里,一方面是满怀希望、乐此不疲地追寻着自我价值的满足,另一方面却是不断的拖延、缺乏行动力,让设想中的局面无法实现。我知道,问题出在自己的性格上,而形成性格的过程却从未被我认真去反思,我需要真正了解自己。

这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可以肯定的是会充满对自己的否定和批判,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做这一番剖析,我有承受这些痛苦的心理准备。我希望能够尽量了解自己,我想首先从性格入手,但现在还没有一个成型的计划,暂时的设想是在自己心绪安静的时候针对一个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找出自己看待和处理问题所持态度的原因,我相信这样的工作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会渐渐形成一个系统,然后再重新整理。

我知道我必须要做这件事,也许是因为这个夏天我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自以为是,突然间发现我真的需要做出改变,而那些改变是需要实际的行动做保障的,不仅仅是下定决心这么简单。我需要我可以拥有全新的执行力和行动力,否则,再多的想法终究是想法而已,恐怕真正到了我预设的“谢幕”的那一刻我会是个一事无成的人。

我揣摩,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那些dreams、为了不让自己悔恨,我应该对自己披肝沥胆。

这将是我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工作,我需要这样一个过程来为自己找到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以及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和最重要的行动力。

也许,分析的过程并非想象中的那样苦不堪言,或许给这个过程定下的基调过于沉重了,那么换个名字,叫做我的“自画像”,坐着人生的旋转木马耐心勾勒。

漫天水汽

整个下午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听完了卢冠廷的整场演唱会,原本是想听“一生所爱”,但却一首接一首听完了三四十首歌,感触很多…

知道这首歌和知道卢冠廷都是因为《大话西游》,电影为什么经典无需我多言,虽然每次看的时候对电影的理解不一样,但有个过程始终如一:大笑,揪心,到最后看到漫天黄沙和城楼上的恋人、同时“一生所爱”响起,有种想哭的欲望无法克制。

卢冠廷,一个陌生的名字,但那般沧桑却像极了那漫天黄沙中的大圣。

这首歌好似一剂毒药,也像是一针麻醉剂,在由悲哀产生的情绪中仿佛可以看到自己已是到了孤立山巅眺望白云外的地步,仿佛自己亲身走过了那所有的沧桑。而事实上,我们还太年轻,年轻到误解绝望。

我在想,当一块炽热的锻铁贴上一座冰山时,接触的一瞬间应该会产生漫天水汽吧?

这就是我目前的状况,水汽弥漫,我不知道该怎样迈出下一步。等待冷却,等待水汽消散之后一切都会明晰了,何去何从自有定论。

我想做梦,每天做一个梦,然后整理成我的《天方夜谭》,让梦来见证我的挣扎。冷却,但是怀有信念。

狐狸花路10号

昨晚(今朝?)做了一个梦,先卖个关子不说梦的内容。今年夏天回家赶上了好时候,除了回家的第二天很热之外,其他的日子都很凉爽,今天又下雨了,又看到了外面笼罩着城市的雨雾,虽然雨不大,但这种天气窝在家里是最好的,还可以听“噼噼啪啪”的雨声,一如既往的亲切啊,于是喝过咖啡之后来重温那个梦。

到了一个安静、古旧的城市,街上有没有车不记得了,总之全是5层以下的房子,建筑都很古朴,但是很庄严,好像是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机构的办事处,在一条两旁开着白色蔷薇的小街上看到了一座类似教堂的建筑,门牌上赫然写着“登记处”,下面的小字写着“狐狸花路10号”,记得英文是“Rd. Fox Rosemary 10#”,奇怪的名字。里面有几个穿着长袍的老太婆,在给一对年轻人填写什么表格,大厅里点着很多蜡烛,另外一个角落有一个穿得像个神甫的小老头坐在一块公告板后面,告示里写道:“结婚,费用10万元”。

我被雷住了,怎么越看越像一直在玩的那个游戏里面的场景,只不过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的确有些倒胃口,于是从另一道门离开了这座建筑。狐狸花路10号,rosemary好像是百里香还是迷迭香吧,如此有创意的名字,醒来之后都不由得赞叹了一番,梦真是很美妙的东西。

我在这个博客的第一篇博文里就给梦想做了定义:梦在现实中的延续。那么,以后到狐狸花路10号结婚吧,如果真有那么个地方,佛罗伦萨百花教堂也可以不用去了。

青云谱——八大山人的传奇(下)

最近一直在看两晋南北朝的历史,那是一段被所谓“历史正统主义者”刻意忽略、回避、拒绝的岁月,原本强盛的汉族王朝开始了血腥的内斗,而早已被降服的四方蛮族却重新作为汉族军阀的雇佣军从边地蜂拥进入中原,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些我们只在历史教材中被要求记下名字的少数民族在那个大乱世里走马灯般相互攻杀,那个时代的前半部分还有一个几乎不在历史教材中提到的名字:五胡乱华。

大一统的秦汉王朝形成了早期的汉民族,但从匈奴人刘曜攻破西晋王城的那一刻开始,汉人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黑暗岁月,朝廷被胡人攻灭,王国的西晋皇帝成为给征服者斟酒的仆人,汉人的军队在淮河以北的土地不复存在,从此汉人成为了被征服民族,动辄遭遇屠城的惨祸,羯人的石赵政权甚至险些让境内汉人无立足之地。偏安东南的东晋朝廷“开创”了后世南北分治的先例,流亡江南的高门士族无心收复河山,所以祖逖“中流击水”、宋武帝刘裕“气吞万里如虎”、陈庆之北伐“千军万马避白袍”这些令人欢欣鼓舞的英武之举才如此为后人所尊崇。

即使汉人血性尚在,但在国破家亡、民族尊严扫地的年代里,汉人的命运异常悲惨,有句话说的是“宁做太平犬,不做离难人”,可知那种绝望…尤其是那些背井离乡、被迫告别祖宗陵墓的南逃汉人,家国沦亡,妻离子散,祖先生活的土地却成了胡人的跑马场,他们被剥夺了土地,甚至连生命也不能保全,更不用说往昔的荣耀了,恍若世界末日的来临。

用正统的观点来看,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内部矛盾,不管是五胡、契丹、女真、蒙古还是后来的满人,都是内部矛盾,这些战争甚至促进了民族融合,这是历史的主流。当时我深信不疑,除了很反感蒙古人的穷凶极恶和满清在扬州、嘉定的暴行。但看过了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之后我才知道,其实真相是被人有意掩盖了,我不是大汉族主义者,我只是很震惊中原的“土著居民”汉人被屠杀、被奴役,后世却反而要给那些暴行加上“民族融合”的标签,很虚伪。

接下来该进入本文的主人公的故事了,他叫朱耷,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直系后裔,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明末清初,明朝灭亡了,往昔的光华如今成了水中月镜中花,为了躲避杀身之祸,他出家做过和尚,后来又当了道士,最后在南昌城南的道观青云谱做了主持。他才华横溢,他的山水画影响了后世许多大画家,他被视作明清之际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而他的一生,是在东躲西藏,委身道观,将家国覆亡、宗族离散、朝不保夕的凄惶寄托在自己笔下的寒石、败荷、枯枝、怪鸟、丑鱼、残叶上,一个孤傲而绝望的世界。

他画的鱼和鸟都有着一双白眼,直翻向青天,一副闲人勿扰的样子。凄惨寒冷的环境里,生灵不仅毫无媚态反而是可以用“丑”来形容,它们傲慢、不合作,同时凄惶不安、敏感孤独,这正是画家本人的写照,大概也是作为前朝遗民对逝去朝代的挽歌。

我没经历过这种国破家亡的悲苦,所以说不出这位自号“八大山人”的画家的内心到底有着怎样的痛苦,但看到一句对他作品的评价我觉得心有戚戚然,“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没有春天的希望。我一直自诩有悲剧的性格,但我知道如果我身处那样绝望的年代,恐怕会愧对自己“Estel”的名字,当自己的一切都在巨变中完全坍塌时,我无法想象自己会怎么样。

青云谱,这座意为“青高如云”的院落,直至今天,依旧独自述说着朱耷的凄惶和孤傲…